您的位置:新闻资讯>行业资讯

山东曲阜:让特殊教育更有温度

2022-10-31

“我要把自己对母校的感恩、对生活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传递给这里的孩子们。”孙美娜打着手语诉说着自己的心声。

  孙美娜是曲阜特殊教育学校的美术老师,也是本校毕业生。10年来,52名毕业生从这里出发,踏进高职院校的大门,213个重残儿童家庭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多年来,曲阜市用殷殷大爱营造有温度的教育氛围,形成教育与医疗康复相互融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互为补充、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辅相成的全方位教育体系,为残疾儿童走入社会、走向未来铸就坚实的起点。

康教医结合 一站式解决残疾儿童康复教育问题

  “没想到奇迹真的可以发生,孩子现在不光会识字写字,性格也开朗多了!”看到女儿小丽(化名)工工整整地写下自己的名字,年轻的妈妈刘明月喜极而泣。谈到女儿进入曲阜特校一年的改变,她有说不完的小故事,“她做的剪纸还在市里获奖了呢!”

  小丽患有先天性智力障碍,无法适应普通小学生活,由于跟不上进度,时常被同学嘲笑,不仅没有学会多少知识和技能,性格也变得越来越消沉自闭。去年暑假过后,即将读三年级的女儿还不认识几个字,焦急又失落的刘明月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孩子送进了曲阜特校。

  “奇迹”的背后是曲阜“康教医融合”体系的强力支撑。

  曲阜特校在读学生多是中重度残疾,大多是患有孤独症和智力障碍的孩子。他们一方面需要学习知识技能,为融入社会做准备,另一方面还有肢体及智力康复的需求。为此,学校于2013年尝试开展“医教融合”,在这里,孩子们上午学习文化课,写字、绘画、手工、音乐,提高认知能力;下午进行康复训练,改善身体机能,促进身心发展。通过“医教融合”走出一条一站式解决残疾儿童医教问题的新路径,学校成为山东省首批“康教结合示范校”。

  “为克服学校康复人员不足的困难,我们与曲阜市第二人民医院合作成立曲阜市康教医结合部,有30名专业康复师常驻,建立起‘学校+医院’新平台。”据曲阜特校校长董福会介绍,2017年,曲阜市整合优质教育与医疗康复资源,实施“半日教育、半日康复”的半日制、亲子同训式医教结合的“一站式”教育与康复服务。

送教上门 “教育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只要心存希望,生活就会繁花似锦。我准备写一本自传,给那些同样身患重残的孩子们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孩子,好样的,老师做你第一个读者”……

  10月10日,气温骤降,陈跃和指导老师孔静的一番对话,让这个小小的书房暖意融融。看着陈跃新出的网络小说,孔静露出欣慰的笑容。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这个既会写小说,又写得一手好毛笔字,性格热情开朗的孩子竟是重度残疾。

  陈跃家住曲阜市王庄镇孔家村,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这是一种基因缺陷导致的罕见病,患者会出现肌肉无力、萎缩且会持续加重,目前尚无法根治。小学三年级后,陈跃因陆续出现的身体变形、无法行走等症状,无奈选择退学回家。对于一位农村贫困家庭的重残儿童来说,这几乎意味着他将一生与文化知识无缘,困守家中。

  2015年,曲阜市出台《关于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入学及对重度残疾儿童实施送教上门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改变了像陈跃这样重残儿童的人生轨迹。对不能坚持到特殊教育学校或者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具有一定接受教育能力的重度残障儿童实施送教上门。从那一年开始,曲阜特校教师孔静、康复师霍静走进陈跃的家庭,每周雷打不动地进行两个半天的教育康复活动。

  从困在家庭,到教育在家庭、康复在家庭,送康教上门服务显著提升了曲阜重残儿童的教育、康复水平。数据显示,从2015年以来,曲阜“教康医”结合送教上门累计服务重度残障儿童176名,总课时量达152064课时,176个家庭因此燃起新的希望。全市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了98%,实现了“应教尽教”“应送尽送”的目标。

  “教育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曲阜市教育和体育局局长宫同文说,送教上门是特殊教育公益属性的回归。

因材施教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实践

  在曲阜特教教学楼,有专门的传统文化体验课区域,设有楷雕、剪纸、陶艺、衍纸画等文化体验课程。

  11岁的小文浩是非遗文化“楷雕”技艺班的学生,师从颜回第77代传人、“非遗传承人”颜德印一年半的时间,已经能够独立制作有模有样的楷雕如意。

  “这门技艺既能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又能培养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特聘教师颜德印说,楷雕有着上千年传承历史,然而上手并不难,需要的是细心、耐心和毅力,在手工技能上提升精细动作,在人格塑造上则有利于培养孩子儒雅的君子之风。

  除了“楷雕”技艺,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禀赋选择拓印、葫芦烙画、剪纸、衍纸画、陶艺等不同的特色课。摆放在各个教室的学生作品个个生动形象、富有创意。

  在“康教医”深度融合的曲阜,传统文化的融入不仅体现在教学实践中,还体现在康复课堂训练中。根据智障学生动作发展缓慢、落后的实际,编写了《有趣的拓印》《孔府糕点》《楷雕》寓教于乐、传承地方文化技艺的校本教材。

  按照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螺旋上升、逐步提高的要求,动作设计由简单到复杂,培养孩子的动手兴趣和动手能力,在康复的过程中传承地方文化技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曲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我们始终把孔子教育思想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让每一位残疾学生感受到教育的温度、活出生命的精彩。”曲阜市委书记李丽说。

  (本报记者 赵秋丽 李志臣 冯帆 本报通讯员 梅花 张艳)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赵秋丽 李志臣 冯帆

责任编辑:品一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发布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这边删除。

在线
客服
商务
合作
关注
我们

鲁公网安备 37082902000532号